中国美术家交流网总编李忠信先生
向各地画家致意:
中国美术家交流网是属于非经营性的专业艺术网站,重在传承文化、弘扬国粹,吸纳并宣传中国美术界杰出艺术人才。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动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现面向全国证选优秀艺术家。
一、入编要求:
1)入编者必须是优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或中国国家级绘画艺术研究机构的高水平研究人员。
2)入编者信息和图片等相关资料由入编者本人提供,加盖单位公章。文章及作品内容必须健康,保证真实。由入编者自行承担所提供文章、作品等资料的相关责任。
3)经严格评审,择杰出艺术家入编。

二、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5925632670 孙老师
邮箱:ysjsxd@163.com
中国美术家交流网

李忠信先生致全国优秀艺术家的信         孙晓东画展——陨石系列         石仁勇山海山水画展         李海滨画展         马玉岩画展         李忠信画展         贾发军画展         张仕森画展         陈君复画展         戴剑波画展         中国新闻媒体联盟选录中国最具投资收藏潜力艺术家         竞选优秀画家进入中国美术家交流网        
画家介绍
国画家
油画家
版画家
雕塑家
综合
工艺美术
书法家
水彩画家
艺术理论与交流
名家风采

沿着关注本土艺术的思路:访深圳美术馆馆长宋玉明

 

沿着关注本土艺术的思路

今天是深圳美术馆30岁生日。深圳美术馆建馆30周年文献展和深圳美术馆馆藏精品展今日同时开幕。1976年的12月,深圳美术馆的前身深圳展览馆建成。30年过去了,深圳美术馆已有五任馆长见证它的历史。现任馆长宋玉明是早期来深的国画家,他也是与这座城市美术馆一同成长的。宋玉明说,深圳美术馆与深圳这座城市一同成长,已成为深圳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宋玉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美术馆与一座城市的创意文化土壤。

记者:深圳美术馆的前身深圳展览馆是1976年建成的,是作为一个对外传播的窗口,而那时又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深圳展览馆的出现具有什么意义?

宋玉明:那时展览馆邀请了一大批国内著名的艺术家来到深圳,如李可染、程十发、黄胄等。他们在深圳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迸发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为深圳创作了许多宝贵的作品,现都收藏在深圳美术馆,都已成为无价之宝。

记者:听说当初的美术馆吸引了许多香港人和外国人来深圳看展览?

宋玉明:因为当时中国内地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境外的华人和外国人急于了解中国的文化,大批的海外及港澳同胞前来参观,深圳美术馆成了境外人士了解中国内地文化的窗口,成了内地与港澳台文化交流的平台。当时去美术馆的路还不便利,香港人和外国人到馆里参观、买画、买纪念品。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全体上阵有时都忙不过来。

记者:深圳美术馆还创造了中国两个第一?

宋玉明:对。一个是中国第一家深港合作动画制作公司——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一个是中国第一家深港合资文化企业深圳博雅艺术公司。1985年,由著名画家程十发先生积极推荐,深圳与香港合作成立了深圳翡翠动画设计公司。这家动画公司现在仍在运营中。它曾为美国迪士尼动画公司、华纳动画公司、日本动画公司加工制作了《阿拉丁》、《美人鱼》、《泰山》、《蝙蝠侠》等动画大片,也制作了许多影响很大的原创作品,如《樱桃小丸子》、《玩具星》和《神雕侠侣》等。深圳翡翠动画为中国动漫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也为中国动漫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记者:深圳博雅艺术公司是在什么情况下成立的?

宋玉明:深圳博雅艺术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叫深圳博雅画廊,在东门老街,现在经营得也很好。1980年夏,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兼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吴南生与香港文化名人蓝真、黄毅、深圳展览馆馆长雷子源等座谈时,提到特区的文化建设问题,要求深圳展览馆与香港朋友合作开一间画廊,经营书画、文房四宝和引进海外文化用品。当年10月4日,深圳展览馆与香港博雅艺术公司合资的深圳博雅画廊在东门老街成立。

记者:深圳美术馆的收藏很可观,总共有多少件?

宋玉明:我们馆里现在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雕塑等典藏2500余件。虽然与国外大的美术馆、博物馆的藏量无法相提并论,但中国的城市美术馆历史都不很长,因此与国内同类美术馆比,我们馆的数量和价值还是很可观的。藏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早期大师级老画家的赠画;一部分是2002年以来深圳美术馆明确学术定位后,通过举办系列展览,对中国当代油画展开有目的的、系统的收藏。这些画多是画家赠送的,或美术馆象征性地给了一些收藏费,而现在这些作品已经是无价之宝,就市场价格来说,有的数百万,有的甚至上千万。这些名贵的作品已经成为深圳的一笔文化财富。

记者:深圳美术馆的学术定位是“关注当代都市艺术,关注本土艺术”。请您谈谈“关注本土艺术”的思路。

宋玉明:深圳的艺术家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是深圳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学者纽曼等人在上个世纪60年代说:美国文化是“白手起家”的文化,靠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文化人。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它的自身独特文化的形成也是要由四面八方的文化融合而成。深圳美术馆作为城市美术馆要给本土的艺术家提供平台,让他们的艺术和思想在深圳生根发芽,让他们的情感和创意积淀为深圳的文化土壤。

记者:在您近来的一些谈话中,您多次提到“美术馆的公共服务性”,能再明确地说明一下吗?

宋玉明:美术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机构,美术馆的公共性需要被特别强调。在一个以民为主的时代中,文化机构对于公民意识的注重已经成为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画家艾轩:冯小刚曾花2070万买我的画(图)

 



画家艾轩:冯小刚曾花2070万买我的画(图)

罗中立《喂食》

画家艾轩:冯小刚曾花2070万买我的画(图)

艾轩《无尽原野》

经过连续几日的准备和预热,昨天,“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在成都新会展2号馆隆重开幕,同时举行了开幕酒会。罗中立、艾轩等重量级画家都亲临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作为2011第五届成都双年展的重要的版块,“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从今日至8月21日在成都新会展中心2号馆一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免费展出,而观众除了可以欣赏到罗中立、艾轩、杨飞云国宝级艺术家的参展作品外,还可以欣赏到不少新人的创意作品。

一个电话

借出价值上亿的画作

据了解,本届成都双年展之“再现写实———架上绘画展”由“主题展”和“新人特展”两部分构成。计划“主题展”部分邀请50位艺术家参展,“新人特展”部分计划邀请40位年轻艺术家参展。重庆晚报记者从双年展的艺术总监冯斌处了解到,本次展览聚集了罗中立、艾轩等众多名家之作,价值上亿元,现场光为作品的保险就已高达亿元。而有如此多的珍贵画作参展,还靠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董事长林明哲先生的给力支持。据了解,因为冯斌和林先生私交甚好,正在冯斌为展出作品头疼的时候,林明哲的一个电话给了他莫大的支持,林先生大方将艾轩、杨飞云等六位艺术家的共二十多件、总价值过亿元的早期精品画作借出展览。据了解,此次相助的展品只不过是冰山之一角。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先生就几乎买断了中国大陆最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一幅画

画的是重庆茶馆 市值7位数

在下午的展览现场,重庆晚报记者还看到了以“茶馆”系列写实油画而闻名的重庆艺术家陈安建。在四川美院任教、家住黄桷坪附近的陈安建,此次带来的作品正是他的茶馆系列中的三件。画面上人物动作、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谈天、打牌、说笑……仿佛就在你面前开了一扇茶馆的窗口,人世百态俱浓缩于一室。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如今他这一系列的作品市场价格已达7位数。

陈安建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茶馆如今仍在,叫做“交通茶馆”,而且他自己还入了股,算是老板之一。“我承包这个茶馆不赚钱,每月还要出1500块钱,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这家老茶馆的原貌,同时也方便我的创作取材。如果别人拿去做了,很可能会变样。”

陈安建说,因为交通茶馆的“原汁原味”,当年电影《疯狂的石头》还曾到茶馆来取景,“我还跟郭涛合了张影。”除了艺术创作之外,陈安建还很有人文关怀精神地保留了老茶馆的大众消费水平:一碗盖碗花茶只要1元5,两元三元的茶也比比皆是,他的同学、好友如何多苓、叶永青等人只要到重庆,必定会来交通茶馆坐坐。

艾轩:

“冯小刚花2070万拍下我的画”

年轻时曾在成都军区创作组工作过多年的艾轩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是自己首次参加成都双年展,“以前一直没有写实绘画主题。但现在,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写实绘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最高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水平最好的。不过,至于以后的发展如何,我还无法预计。”

同时,艾轩充满感情地回忆道,成都堪称是他的“福地”———“我第一次卖画就是在成都,3幅画卖了3700块钱,因为是老外买的,扣去各种费用自己还剩下不到2000,那会儿我一月工资才62块钱。”艾轩笑着说。

如今,艾轩的画作拍卖价动辄千万,且拥有一批明星粉丝:冯小刚、王中军、宋丹丹……他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去年的保利秋拍,冯小刚花2070万拍得了自己2009年的作品《圣山》。但他也表示:“我倒希望以后我的画价格能降下来,让更多人能买得起。”

罗中立:

“我的昨天、今天、明天都将继续关注乡土生活”

作为国宝级的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也送上了自己的作品,据了解,这次罗中立的参展作品是十几年前的写实老画,属自藏精品,为了这次的双年展,罗院长也是特意修改了这些作品,原本在7月11日罗中立就该送交作品,但是当天工人在把参展的四幅作品一件件搬出来准备重新包装运输的时候,罗院长却制止了,“先不忙,还是再修改一下吧!”罗院长请工作人员明天再来。“在日光下看作品和在室内灯光下看不一样”。经过几个小时修改,罗中立才在画作背后签下了“参加成都双年展”的字样。

昨日在双年展现场,罗中立也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的采访。从《父亲》到现在,乡土题材一直是罗中立不变的关注与情结。“早年在农村的生活早已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烙印,农民这个群体的改变又最能反映这个国家的改变,因此我的昨天、今天、明天都将继续关注乡土生活。”

胡建成与画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来源:艺术家提供2008-03-24 19:01:54
  胡建成的画——是一个宁静的海湾,是一块洁净的土地,是一面心灵的镜子。我在他的画作面前不论是怎样烦躁的心都会平静下来,享受到一种美的抚慰,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

  胡建成是我喜爱的学生,从他读硕士研究生时起,在我们之间就已建立起来一种忘年之交的情谊,我们很谈的来。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本性中都内涵理想主义的成分吧。建成很健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很是聪明。与他谈话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我深受他唤发的年轻人的朝气的感染,也觉得自己跟着年轻起来,热情起来。建成是一位对艺术、对生活有着特殊敏锐感觉的人。观察的精细,感受的也细微。不论是生活的内涵,还是物象的外在形式,他总是有着不同凡响的发现和不俗的见地,这些独到之处最终的归宿都体现在他的画上,在他的艺术思维里。所以,每一次我都有所启示,也都或大或小的受到冲击。激发出那种对艺术无休止的求索的愿望及动力。若永葆艺术的青春不仅需要朋友的理解更需要交流。若能有青年朋友做知音者就更为难得了。

  胡建成也是一位在艺术的道路上认准了就一往向前不回头的人。苦于思索,苦于琢磨,尤为注重画外功夫。站在人类文化的视角上审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世界。他一方面精于对古典写实主义传统绘画精神与技法在艺术上的把握与运用,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另一方面他始终作为一个现代的青年人去敏锐的,真是的观察这个现代的社会生活,感受这个新时代,体验当今这个新世界。以着一个当代青年人的思维方式和力求以新的观念来营造他的艺术创作。在建成的艺术实践中,不难看出他在磨合现代观念与古典形式的结合点,同时他也在寻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在他的艺术理想中的融合。所以,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真真实实的置身于当代社会生活之中,投以一个艺术家的热忱,直面人生。并且作为一个艺术家,勤勤恳恳的耕耘在他的艺术创作之中,竭尽一个艺术家的精力。

  胡建成的画作有着一种格外令人感到清新的艺术魅力,感到一种平和之美。我想这和一个人的性情与心境分不开。建成对待生活、对待友人是那么热诚与激情。然而一旦站在他的画布面前,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水,超凡脱俗,整个心神都凝于他的笔端,冷静有序的一笔一笔的、痴迷的、忘情的画下去。此时,也只有他对于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的向往是清醒的了;此时,也只有他对艺术的纯真,质朴的追求了我始终认为,能否有一个沉下心来,潜下心来,静下心来作画的心态,艺术创作能否进人一个纯净的境界。这对于能否创作出力作、佳作是至关重要的。

  建成的画作大都是肖像,海景和人体油画。由于他对艺术形式和油画创作的苛求,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需经历艰辛的艺术跋涉。我想这可能都缘于他骨子里的精品意识所致,一种对于完美的偏爱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的作品,一幅一幅的面世,也就越来越明晰的见到一条足迹。迈向那艺术殿堂的高坡之上。超然物外的玄妙化境,作品趋向更高的精神性和文化品位,是高雅与壮美。

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视场:尚扬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2011-06-29 13:50:01

  艺术视场:尚扬

  (访问人:尤汪洋 被访人:尚扬

  访问时间:2000年5月26日午后13:40-15:40

  访问地点:北京尚扬先生寓

  尚扬艺履:

  1942年生于湖北;长于四川开县;1965年后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后任湖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1981年后硕士毕业于湖北美院;后历任湖北美院教授、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美术研究所所长;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

  现居北京,探索艺术的纯粹,在生命的奔走、追问、观照中自慰地向前认知着自由的质量和限度。不懈实验着人文艺术的思维统纯度和精神强度。

  访问契机:

  2000年5月25日-28日首都师范大学现代美术研究所学术邀请展;广西艺术学院学刊《艺术探索》增设?名家专访?、?名家心声?栏目,余同窗友好朱君德华时任特邀编委,屡番雅嘱供稿之厚意焉。

  访问正文:

  尤:当前国内艺术家是否都很关注个体?是否人越关注个体生命质量就会对社会贡献越大?

  尚:是每位艺术从事工作者也就是艺术家必须也应该把视线重点关注在自已的作品深度上。目前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对周围的关注是毫无疑问的,社会上有各种传媒提供给我们信息,艺术是我们的工作,但讲求艺术的质量和精神强度。目前这时代比较浮躁,是个消费的时代。只要你稍动脑筋,做点东西不来发表并不很困难,但这些东西要有力度和厚度。一个有质量的时代是由有质量的人做出来的,这要靠人的思想深度和精神强度。特别针对我们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人的精神强度比较弱,特别是世俗化倾向与色彩比较强,功利性比较强的时代,特别有些人应有一定的坚度也就是硬度吧。

  尤:但当下有些个人化的东西并没有多少价值,个人化的东西如不关注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未必有什么价值。如书籍是种人类文化积累和传播媒介,像画册或国外国内一些艺术思潮方面的探索研究与译介,一些所谓的画家根本不去关注社会上的一些东西甚至根本就不读图书,这样就很可能不去接受传统,作品显得个性化而浅薄,这就未必有什么价值。您怎么看?

  尚:你和我说的是两回事。我说的注重个体是指一些思想强度很高的人在一味埋头搞自己的工作。你指的是另外一种文化现象。因为这个时代是由一定的人和行为思想组成的,那些浅薄、浮泛、浮躁的人是有很多,但同时又有一些很有质量的人在做事情,正与前者形成鲜明对比,没有前者也难以显出后者的真正价值。前者只讲利益,后者更重价值。

  一个时代如无人支撑则会形成混沌状况。这个社会如不提供一定的生活场景与生活背景的话,那么也就无从提供那些人--有质量的人提供的人提供批判的依据,没有批判依据也不能显示出这些人的质量和这些独立的品格。

  尤:思想有深度的不计名利的纯粹艺术家有什么特征吗?

  尚:也不完全不计名利,但名利不是主要的,这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价值。名利从来没有离开这些人,他们要建立文字和画面并形成思想、观念来发表传播,如果没有利益他们就无法生存。但他们注重思想的质量和关注的问题,注重是否能超越自已和他所处的时代和同一时期的人,并建构他的想法。艺术家整个还是要往前进的。但艺术家在人类群落里,敏感与混沌相交织。敏感是指从艺术本体精神触及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能用文字来生发,但可用视觉语言表达。整个艺术史是人类的心灵史、心中脑电图史、直接指涉人类脉博的跳动,但这种把握是模糊的,而不是很有计划、很周密、很能动地把握。这思想往往是种直觉,有思想的艺术家能够跟同时代思想发展同步思考,但不同于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他是直觉的、混茫、的非逻辑的。思想家似乎摸索或引导社会,而艺术家是不可能指导社会的,他只是指涉社会,而非指导,如果艺术家指导社会的话,整个社会就乱套了。艺术有审美功能,指涉当代。

  尤:怎样看艺术家超前性?

  尚:艺术影响当代而不可能控制当代,超越时代的思想和依据是指艺术挖掘人们思想深层的东西演示,展示给人看。不可夸大艺术的位置,不要把自已的角色扮演得超出自己的位置,艺术家必须明确这一点,艺术家应该做一些他能够做的这一时代应该留下的痕迹传统。注重当下才有现代感。关注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有些老觉得以前东西才算是东西,但如果你老停留在以前的状况里,那不是发展传统。而是背离传统,在这过程当中,他已把当下性、超前性而非传统性作为中心关注点,发展和延续传统必须关注当下性,每个时代都要留下当下的时代痕迹,(你就在制造传统)使之成为传统的一个部分。如只停留关注以前的东西,那么你就空缺了当下,就不会留下当下的痕迹,今日在后来环节里就会留下空白,那么这段时间就没有什么质量。要留下时间质量和痕迹,留下这一代人心灵的痕迹,艺术家必须工作,以自已的方式工作。如医生医治病痛使人健康发展生命一样,艺术家是在当下做自已的工作,这工作必须是当下、的前瞻、的超前的。

  尤:这就既是时代的、传统的,也能对未来起作用。但超越性还是要回归视觉画面上,画面技术与艺术的关系该怎样理解?

  尚:技术是重要的,艺术更重要。但技术是裁体,在今天,技术已与思想混结在一块儿了,如在技术表达时,你已在表达思想,这时技术已是活的工具而输进自已的想法,技术在当代已不成问题了。如装置似乎是把东西拼凑起来了,(实则更重要的是体现观念和思想)装置今在艺术界已为很多人接受,做装置过程中拼接、分割、拼合、组合、把材料以某种方式连结时侯,即在制作时,放入某种场景时,在脑子里的思想已参进了工作流程,技术(印制、用羊皮、木头、金属品焊接切割、度塑料烧制等,切割时)已渗进了思想,所以技术与思想不可以分割来讲。

  尤:装置艺术在中国又不易被理解和接受,您怎么看?

  尚:装置比十年前易接受,以前处于远处观望,甚至连一个都不易接受,现在距离已近了很多,这距离不只空间上的距离,还有思想上的距离,但还不是能完全理解,甚至艺术圈内的一些人也不能完全理解它。每个作品在生产过程中,从事创造时,他不能完全把思想从形式中表现出来,如电视电影解说词一样,有些东西是不能解说的,不能翻译成文字来表述来形容,艺术有时可以演说有时不可演说,能演说的不一定是艺术品,不能演说的也不一定不是艺术品。

  尤:能否具体讲您画面艺术风格的个性化?

  尚:我自以为很清醒这一点,即我这种创作方式、自己的位置、工作的分量我自已觉得还是清楚的。我不把它看成对社会能起太大作用,但我认为我们这些艺术家是能起作用的。应做好自已工作,我以这种态度来对待个人创作,我常把当下的思想感受放进我的创作中,所以我的艺术风格经常在变化,我关注自已这种变化,这不是人为的,不是有意的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注重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当下做法。,如背离我个人当下的思想与语言表达,我就认为不是自然的,不是真实的。虽然比较关注社会,但没弄得很尖锐,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根据我个人的特点如我觉得对中国文化传统比有些艺术家更注意一点儿,我尽可能在作品中把握中国文化传统中好的东西并让它显现得多一些,但这些作品中所把握的东西也不是三言二语能说清的。首先,作品得让人看出是某位在思考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而不是其他人的,作品质量应该一直是很努力并有成效的。我自已认为,思考的进程都已渗到创作当中了,思想进入作品,以区别于其他人,这种工作也许有成效,也许无成效,但都无所谓,反正我在工作。

  尤:你具体作品中技术多样,常有跳跃性的东西,有时不易连结思想,你技术是否很多样化?

  尚:不谈?技术?这个词,我刚才也用错?技术?这个。我实际不太讲究技术。做作品时我也喜欢综合材料,完全根据目的需要根据各种材料综合状况,采用综合方式选制图像;因为这时代是个综合时代。

  尤:您的生活经历、艺术经历是否曾对您的心灵、思想及个性绘画风格形成有较大转折性的影响?

  尚:生活重大事件,枝节会影响人的思想和心灵,使其心灵和艺术创作发生重大转折。在我思想和生活当中没有太大事件影响思想,也没什么典型意义1957年我15岁进湖北艺术学院附中,直到1965年毕业后紧跟着文化大革命可以说发生了一个断裂--没有画画、没有作品,当时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当美术编辑,没有时间和环境条件画画。重大转折是考取研究生,1979年(37岁)从出版社上研究生是重大转折,当时已]有家有小读书不容易。杨立光、刘依闻先生对我很好,影响很大。如今都健在,八十多岁,我始终非常尊敬这两位老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不光因为他们选取我做研究生,也因为他们对美术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他们的人品人格我都很尊敬。我受他们影响非常大,我们现今还有非常深厚的友情关系,我思想转折与时代同步,思想受影响是在附中。当时整个国家都处在运动当中,可我不是个太随流的人,我是个生活比较随合的人,但在思想上我是个非常独立的人,所以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有些不合学校规范的行为,这在当时有关属离经判道,这与当时体制、整个规范、整个社会氛围压抑人的思想。上研时思想自由些、上研后对人生的思考,不只关注我个人生了包括对生命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并带入我的作品中去。这也正好是当下当代艺术所关注的问题,后来,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我们作品关注对整个社会和人类的生存走向的思考。直到如今,我们创作主题一直在这两个方面,所以,我还不能用一些话或语言来完结我这一阶段艺术的进程,但我想以后我还会沿着这个思想做更多一些事情。

  尤:您现在生活状况、家庭、经济都有无问题?

  尚:这都没问题。相对而言,可以根据自已情况干自已想做的事情了。今年58岁了,我是个天性比较自由的人,只要快乐我就不会累。生活在一种和谐的没有一些恶习的环境里我就会很舒畅,身体劳累再多我也不会感到累。

  尤:现代西方艺术对中国冲击很大,您怎样看?

  尚:当然,交流越来越自然,文化之间的状况,交通不成问题,相互影响以后会逐渐更好,中国艺术家更加清晰地看到该怎样建构自已的文化,更加增强它的强度,所以我现在感觉我自已和一些中国艺术家已经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做很多的工作,我自已这样工作也比较自然。

  尤:1980年代中国画坛是否更注重研究和吸收西画的技术?

  尚:1980年代中的艺术开始从以前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带着一种思想的自由,才形成85美术新潮。这恰恰相反不是技术上的追求而是一种思想上的追求,是一种突破社会封闭状态开始尝试一种个人的自由,个人自由今天尚没有完全做到,但我想以后情况会越来越好一些的,所以当时(80年代)不是技术追求时代。

  尤:您认为当时陈丹青、徐冰、谷文达到国外,也有这方面因素--完全为了自己的个性艺术发展自由吗?

  尚:他们出去时中国还不能像今天这样自由,陈丹青近期回来时也觉得思想交通比过去方便多了,也容易多了,所以以前有些人是为了这一点才出去的。为了能追求自己的一些东西他才出去的但真正关心艺术的更多的人也还留在国内本土追求自己的东西,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大家都只是寻求适合自己情况的方式。

  尤:您觉得做艺术家与您做艺术教育家冲突大吗?

  尚:我还算不上搞艺术教育,但也当老师干了19年教育,比较喜欢这种工作,作为艺术家能够把自己想法传到社会,教师这个职业也是挺好的。

  尤:近百年艺术家多从学院出来,学院技术教学的程式化又会成为一种束缚。多数学生空有写真技术却没有艺术思想,甚至技术传授还不如古代人的师徒制授画方式更有效。中国近百年艺术教育更像是培养匠画家而非艺术家?而国外艺术教学更生创造力培养?这些问题您怎么看?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中国落后到几乎没有学术意义上的教育?

  尚:这要看你怎么看。中国艺术家基本上都有学院背景,但并不都是?学院派?,?学院派?本身只是一个名词,这词带有一些特定指示方向,常现在从学院培养出来的人很多刀都成为优秀艺术家,都有学院关系,不一定都是学院派的。被当成技术上的传统国外有许多艺术场所可供学习。未经过学院也成为艺术家,学习方式自由些罢了;中国教育毕竟落后。国外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一个城市往往有上百个,所以不进学院也更易成为艺术家,这是与国内状况不同的。国外艺术馆可供人学习、揣摸,但中国有许多好的艺术东西我们看不到,进博物馆价格也高些。

  尤:您怎样看近20年来中国美术状况?

  尚:这20年很重要,正好是我上研究生后到现在,我正好是这20年来美术参加者,1980年代正好有一些美术思想运动,伴随着一些艺术现象,如85美术新潮运动延续到1989年嘎然而止,后来大家开始更注重个体观照,每个人工作状况更关注个人化,那种群体的、运动式的状况停止了。

  这是由于客观上有些社会因素,但艺术家司性比较好,因为1989年事件使艺术家悟到个人的生存和工作状况的艺术质量问题,以后逐渐的好起来了,没有85新潮就没有后来至今艺术家工作状况的深层发展了。但现在不能说非常好了,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了,这是一个过程,思想域度现正拓宽,有多么宽思想,展现的程度才能有多么宽广。现在艺术思想还是有个比较开放、宽松的环境,比过去好些了,但要做到很具体、客观的话,还要靠更多有质量、有深度、强度艺术家的不懈探索和努力。

罗中立油画《拥抱》成泓盛拍场亮点

发布时间: 2013-07-30 11:41:27


  Lot7617 罗中立 拥抱 油彩画布 200×185cm 2005年 成交价:5,980,000元


  7月7日,罗中立创作于2005年的油画作品《拥抱》在上海泓盛举办的“原乡的悸动——罗中立艺术”专场拍卖会上以598万元的价格被一位上海藏家买走,该作品也成为整个专场最高价格的拍品。近几年来,罗中立的油画作品在泓盛拍场上的表现始终可圈可点,而罗中立第三阶段图像化表现时期的作品,更是在泓盛拍场内受到专业藏家的追捧。自2012年春拍以来,泓盛已连续三场拍卖成功售出罗中立第三阶段的精品,如2012春拍中的《拥抱系列》(200×160cm)以529万元成交,2012年秋拍中的《过河系列》(160×200cm)以552万元成交,而此次的《拥抱》(200×185cm)作为泓盛迄今为止拍过最大尺幅的罗中立作品,同时也创下了罗中立第三阶段作品的价格新高,泓盛以持续的推动和稳健的成交记录,为罗中立新风格的作品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


  罗中立第三阶段的作品缘何受到市场的青睐,并频频有上佳表现呢?泓盛业务副总经理孙佩韶女士表示,罗中立作为一位在学术和历史上都具有美术史定位的艺术家,其稳健的市场走势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复苏过程中的一面旗帜。在经历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全面回落和调整之后,唯有那些在学术和历史上被双重肯定的艺术家才能脱颖而出,罗中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谈到罗中立第三阶段的作品时,孙佩韶女士说,罗中立第三阶段的精品创作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不超过10件,此次上拍的这件《拥抱》作为“乡土系列”中极为重要的题材,其经典性毋庸置疑,此番高价落槌可谓实至名归。


  确实,创作于2005年的《拥抱》是罗中立自始至终都情有独钟的表现题材,艺术家曾为“拥抱系列”创作了大量的手稿,并在其第一、第二阶段创作过相同版本不同风格的作品。而此幅《拥抱》中的形象显然是前两个时期的重复和挪用,但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一些暗含中国艺术语汇的元素被融入画面,以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为依托,由此转化为更具个性化的绘画语种。画中人物图像与网格状的线条并置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对抗,男人与女人在雨中的相拥,由于色线形的交织与碰撞而显得张力十足,背景处的雷雨和肆虐的暴风在蓝色线条的密布渲染下狂暴地鞭挞着世间万物。《拥抱》中夫妻同风雨共患难的爱,在这种颜色和符号的强烈对比中被刻画得刻骨铭心。


  出于对罗中立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重肯定,泓盛此次特以专场形式将罗院长各个时期的精品之作一一呈现以飨各路方家,作为国内首例为在世的当代艺术家举办专场拍卖的崭新尝试,拍卖结果令人满意,《拥抱》的高价成交更是成为此次泓盛拍卖最大亮点之一。泓盛希望藉此“独步当时”之举,对当代艺术巿场进行重新梳理,并在重塑经典的过程中,为每位藏家提供一个更权威更专业的交易平台。

(新闻来源: 新浪收藏)

王怀 王怀庆:近三十年中国油画印象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2011-05-20 18:39:26作者:天之蓝地之海

王怀 王怀 王怀庆:近三十年中国油画印象

  公元1976年秋天,中国政局发生了大快人心的变化,严酷统治中国文化艺术的“四人帮”终告覆灭,人们欢欣鼓舞,感受到绝处逢生的欢乐,将极左统治的解体喻为“第二次解放”。以此为起点,中国艺术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七十年代末期的主流艺术,实际上呈现着惯性运动——全国同时出现好多幅构图不谋而合的,以“你办事,我放心”为主题的油画,就是这种惯性行动的典型事例。而在十年动乱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老一代革命家形象和反抗“四人帮”倒行逆施的群众抗议活动场面,是在当时的大型展览中最能引起观众感情共鸣的作品。

  中国油画的重建,是由“老中青”不同经历和背景的画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三代不同经历背景的画家,以不同的方式恢复他们在十年灾难中曾经梦想过的绘画创作,以充满激情的画笔挥写重获自由的喜悦和记忆犹新的创痛。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带有不同时代印记,在风格、样式和题材的选择上具有明显差距的作品。

  20世纪30年代开始艺术活动的老画家,以“夕阳无限好”的心情,珍惜重新获得的艺术生命,刘海粟、林风眠、吴大羽、颜文梁、周碧初、方干民、关良、庞薰琹、赵兽、吴作人、沙耆、胡善余……凭借深厚的人生略历和丰实的艺术素养,给我们留下许多情趣隽永的作品,也留下了发人深省的历史经验。

  建国前后登上艺坛的画家,是新时期油画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承上启下,肩负新时期绘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双重责任——从跨越新旧时代的艾中信、冯法祀、罗工柳、胡一川、吴冠中、苏天赐、韦启美……到建国后开始艺术活动的侯一民、何孔德、林岗、李天祥、赵友萍、钟涵、张钦若、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妥木斯、闻立鹏、曹达立、朱乃正……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名字,正是他们的艺术实践,构筑成70-80年代中国油画的主体。

  随着人们对产生极左灾难的历史反思,新的艺术思潮开始萌动。1978年初,37位北京油画家自发组办的“迎春油画展”在中山公园举行。“迎春画会”随后改称“北京油画研究会”,油画家在宣言中提出“政治民主是艺术民主的可靠保证,艺术家个人风格的被承认是‘百花齐放’响亮号角的主和弦”。继北京油画研究会之后,“星星画会”、“同代人画会”等民间美术社团相继出现。这年春天,吴冠中发表《绘画的形式美》,呼唤不负担说教任务的“独立美术作品”,并认为“形式美应是美术院校教学的主要内容”。他的一系列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言论,成为中国油画家思想解放的先声。

  十年文革给中国人的身心伤害,成为一代艺术家挥之不去的情感阴影。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油画创作的青年画家,以新的眼界和心胸对待生活和艺术,虽然他们从事绘画创作的年月无法与前辈相比,但他们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却相当深入。他们从文革阴霾中走出,将亲身经历的创痛形诸画面。这些作品以质朴的写实手法再现十年动乱中的生活片断,虽然基于个人遭遇的印象,却凸显了一个特殊时期的历史印记。他们的作品以批判的历史眼光审视现实生活,与长时期泛滥于文艺作品中的虚假和粉饰形成强烈的对比。实际上正是这些作品,填补了中国“现实主义”艺术的刺眼空缺。由于当时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以《伤痕》为题的短篇小说,文学评论家不无贬意地将表现文革创痛的创作名之曰“伤痕文学”,于是美术界也将同类题材的绘画称之为“伤痕绘画”。“伤痕绘画”在“团结起来向前看”的口号声中受到冷落,继起乏人,但它在当代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略和无可代替的。

  在“伤痕绘画”突现和消隐的同时,有着相同经历的青年画家,将视线投向广阔的辽远天地,那是一个远离喧嚣和挤撞,远离现代主流文化的天地。画家描绘那里的人和自然,品味被主流文化忽略或者忘记的生活。这些作品被评论家称之为“乡土写实绘画”,它“作为一种清醒、健康的思考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在艰辛、古老的环境里生活的人们,仍然保持着人的温情和尊严。”与短暂存在过的“伤痕绘画”不同,“乡土写实绘画”出现了大量追随者,但追随者缺乏原创者的感情积累,这使他们的大批仿作滑向平庸的矫情。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1984年的六届全国美展,展示了几代画家重获创作权利之后的艺术成果。在共庆中国油画家“五世同堂”的会聚之后,风格、观念的陈旧和单一,使油画家感到触目惊心。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发起,在安徽泾县举办的“油画艺术研讨会”(黄山会议)被称之为中国油画家的“涇县起义”——它是油画家艺术回顾与前瞻的交流,也是对艺术上种种清规戒律的声讨。几代画家认识到艺术创作回到文革前的“十七年”,显然不是历史的前进而是一种倒退。在“更新艺术观念”、“追寻艺术个性”和“要多样,不要一统”方面取得的共识,成为新时期创作繁荣的起点。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领域的开放,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油画家更新艺术观念、改变艺术风格的重要借鉴对象。油画家纷纷从原有的写实形式和“现实主义”艺术思想出走,实践“观念更新”的油画家出现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关注点: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原始的、边远的生活情趣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现代绘画风格的兴趣。两种追求的结合,使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1985年前后,以高等美术院校学生为主体的“新潮美术”,是急切追求艺术现代化的集群性试验。从新潮美术中出现的油画作品看,也是朝着表现、抽象和象征进发。从艺术史角度看,“新潮美术”是一个观念大于本体,活动重于作品的艺术潮流,它对中国油画的意义在于促使求新求变趋于普遍化——即使对“新潮美术”缺乏好感的画家,也不能不开始思考艺术变革的必要与可能。

  ','

  用西方现代绘画形式,表现原始和古老的文化情趣,是一部分画家的尝试。更多的画家仍从现代生活和个人内心体验方面获取创作母题。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痕迹并不明显,但与过去那种通俗的写实绘画也显然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蕴藉的表现和朦胧的情调。这种含蓄、间接、多义的表达方式为越来越多的,甚至是艺术风格迥异的画家所接受,成为一种风尚。如果把过去的中国油画比作进行曲和口号,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则出现了许多“无标题音乐”。“无标题”不是画家对自然和人生无动于衷,而是用间接的、含蓄的形式,表现画家对生活的印象和情感评价。这些画不给观众提示或“指南”,只给一种情境,一种视觉的暗示,有时候仅仅是意味深长的沉默。

  039;,'

  象征手法的广泛采用,是新时期油画创作的一大特征。即使是风景、静物和肖像画,也往往带有文化象征意味。以写实技法为风格变革的基础,是许多油画家选择象征性构思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它间接反映了油画家对曾经主宰绘画创作的“命题作文”方式的厌恶和对浅露、直白的插图样式的反感;八十年代的油画家对哲学、历史理论的关注,也促使象征主义倾向趋于普遍化。仍对于观众来说,在作品中寻找“言外之意”,几乎成为理解和欣赏油画作品的诀窍。

  与象征性在油画创作中的畅行无阻相比,抽象油画的发展道路相对曲折。虽然早在七十年代末,就有画家从事抽象绘画试验,但它曾被视为背离社会主义美术方向的异端。1985年前后,批判抽象主义的论调归于停歇。1989年的七届全国美展有多幅抽象作品获选展出,开创抽象绘画在国家大型展览上露面的先例。有学者认为中国艺术从来就包含着抽象性因素,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很早就包容了对抽象美的品味,但在20世纪的中国油画家中间,从事纯粹抽象绘画的人相对较少。从吴大羽、吴冠中到曹达立、王怀庆、阎振铎等人,都是从自然景色、具体物象中发现有意味的形体、色彩元素,将自然物象加以分解,然后是以纯粹的色、线、面组织起含有个人感情趣味的形式。他们的“风筝”不曾“断线”——没有切断形式元素与现实事物的联系,而是保留着个人对现实世界的记忆、幻想以及通向现实世界的形、色、光、影脉络。更多的画家是具象和抽象兼容并蓄,交汇穿插,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特有风采。

  1987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油画展”和1989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美展(油画部分)与三年前的六届全国美展(油画部分)呈现明显差异,差异之一是绘画风格、样式由单一转向多样,差异之二是画家结构的年轻化,文革后美术院校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以他们的实力与气势填补了油画人才“断层”——孙景波、孙为民、杨飞云、尚扬、罗中立、陈丹青、陈逸飞、何多苓、程丛林、高小华、艾轩、贾涤非、俞晓夫、周长江、韦尔申、焦小健、徐芒耀、章晓明、耿建翌、张培力……这是多姿多彩的一代。

  八十年代是一个富于激情和理想的时代,对变革和“重建”的热情,反映在每一个艺术群体和艺术现象之中。进入九十年代,中国艺术家突然趋于冷静和超脱,作品的“学术性”、艺术家的“学者化”、创作的“精品意识”代替了急于求成的焦躁。年轻艺术家不再奢谈改造艺术世界的宏图大志,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隔岸观火式的平淡,玩世不恭的嘲讽和近乎自虐的戏弄。“理性之潮”、“生命之流”等等宏大叙事被“无聊”、“玩世”、“泼皮”之类的词汇替换。在新的形势下,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的主持者提出“真诚心态,关注现实,民族精神,多样探索”的努力方向,这是依据中国油画家实际艺术思想和创作趋势作出的概括。

  九十年代中国最具深远影响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与西方世界的变化相似,科技与经济已经成为新的意识形态。主流文化渠道之外形成了非主流文化渠道。由于油画艺术的西方文化背景,非主流渠道对画家个人往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自上而下的政治对艺术的控制相对减少,而市场对艺术的多重影响却逐渐增大。在这样的环境中,画家的才能和劳作可能引向各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成功,而不同性质的展览和评论所选取的,只是多种成功者中的一部分。90年代经常听到对“力作”的呼唤,但人们心目中的“力作”却并未出现(至少是很少出现)。原因就在这个时代缺少过去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环境和相应的个人心态,这究竟是这个时代的优越性还是局限性,历史自会作出结论。

  中国传统绘画本来就具有突出的表现性(或曰“写意性”),这使中国艺术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表现主义灵犀相通。中国油画家整体性地从写实走向写意,始于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表现性倾向主要体现在对远离现实情境题材的偏爱和放弃严谨细致的写实技法方面。如对原始、神秘、朦胧、畸变的迷恋,对自由狂放笔法的偏爱等等。九十年代以后,写意与表现成为一些画家的整体性文化诉求,从艺术观念贯通到生活情味。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环境不是二十年代的德国或者五十年代的意大利,我们的许多写意性作品,在个性化的绘画形式之中蕴含的是静观人生之际生发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回味与感慨。

  袁运生、葛鹏仁、贾涤非、许江、周春芽、井士剑、邓箭今、孙建平、明镜……他们以个性化形式表现某种感情经验,这种经验对别人也许无足轻重,而在画家自己却是挥之不去的心灵印记。正如一位西方诗人所说:你绝不可以别人的标准衡量我!

  当画家感觉到表现主义形式依然不能给他想象的自由时,他会借助幻想继续前行。石冲、冷军以细密的笔法精心营造逼真的荒诞,刘大鸿、岂梦光、。绘画上的荒诞与表现主义同出一源——对现实的生活的批判性疏离。

  ','

  中国油画家在汲取、借鉴欧洲绘画成果的同时,必须解决别人无从代言的文化祈求。在表现性艺术样式大行其道的时候,油画家并没有忽视研究现实生活。当然,当代画家不再以先验的命题为观察生活的出发点。画家关注的是他们身边的人和事,画家不想“歌颂”谁,也不想“批判”谁,描写者与被描写者不存在精神状态和文化境界方面的雅俗、高下差别。刘晓东、忻东旺、段正渠、郑艺等画家的创作主题是当代中国城市和农村的芸芸众生,他们随遇而安的生存状态,实际上包含着一些重要的历史、社会问题。

  与底层群体的艰难处境形成对比的,是沿海大城市的流行文化趣味。南方一些青年艺术家提出“换一种玩法,换一种活法,远离教条,远离框框……扮得靓靓气死你,扮得怪怪激死你”等一连串惊世骇俗的口号,反映流行文化趣味在艺术上的蔓延。与影视、音乐领域的情况不同,在绘画创作中,认同或者赞颂这种时尚观念的作品不多,但我们在有些油画作品中可以听到流行文化的回音,另外一些画家则以时尚生活与新、老传统文化重负构成尖锐的情境对比,使观众在为现实的荒谬震惊之余引发深层的思考。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在海外露面的“政治波普”,是当代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体制之间的张力共同构成的特殊产物。观念的暧昧和形式上的折衷性质,使它具有与前苏联反体制绘画、拉美社会批判绘画不同的意味。到20世纪末,人们对政治波普的关注逐渐被广泛流行的反讽作品所转移。在新一代不同风格的画家中间,有一个共同取向,那就是以反讽为构思基础。张晓刚、方力均、他们将

  李山的《胭脂》系列,谐谑甚于讥讽,将曾经是神圣威严的图符和形象变得妖艳性感,显然是对威权的一种解构。成功地运用喜剧性的艺术家,他自己总是故作虔敬和老实。这种“老实”也体现在刘炜、张晓刚等人的作品中,他们知道过分个性化、过分表现性的艺术语言有可能消减喜剧叙述的意外效果。

  刘煒画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张晓刚画他的《大家庭系列》,实际上是对一个时代的中国人生存方式的质疑和奚落。他们作品中的男女老少都是自信而诚实的,诚实得近乎木讷。张晓刚说他是在研究“标准化”、“意识形态化”的“家族”形象,这种“集体主义”与“私密性”的结合,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遗传。

  反讽的基本立场是反讽者与其描绘对象的保持距离、居高临下,由此流露出某种行迹可疑的轻松、平静、安详,一种“隔岸观火”的超然。以喜剧的方式开这些严酷事物的玩笑。在上述这些艺术家的较为成功的作品中,有一种喜剧与悲剧缠绕交错的多义性,足以使观众哭笑不得。

  生活中反讽情境的普遍存在,是当代艺术中反讽得以大行其道的现实基础。其次,反讽的出现,源于个人面对强大社会压力的无力感。作者不想或者不能直截了当地表示对他所关注的事物的真实态度。例如外界的压力、流行观念的牵制。艺术家确实感受到这种压力和流行观念共同构成的无形桎梏而心有未甘,如果在这种压力之下浑然不觉地生活和思想,这些运用反讽手段的艺术作品就不会出现。

  由于采用反讽手法的一些作品在海外市场和评论中获得的成功,这使反讽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司空见惯的流行样式。其结果是信息的“饱和”,但大规模的传播必然形成内容被非语境化,它在艺术上的效果被非语境化所削弱。运用反讽而缺少深刻历史观念的支撑,有可能以喜剧因素消解问题的严酷性。

  一些新的“重大题材”提到画家面前。例如环境问题、性别问题,它在全世界都已上升为政治问题,这是21世纪的现实。从新疆到广州的画家徐唯辛被严峻的环境问题所震动,他以城市人群面临酸雨侵袭为主题,以两年的时间创作了《酸雨》。类似的创作是王少伦的《水》,王少伦以写实手法描绘北方农民在水荒中的绝境。我赞同徐唯辛的看法:“绘画本体上的探索是有限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是有意义的,艺术家及作品对社会是负有责任的”。自然和社会历史的转折,往往会引起混乱、绝望和思想上的虚无主义倾向。而作为人类良知的文学艺术,应该让人们感受到“伟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 。

  曾以政治形象创作“波普”作品的王广义,创作了计算机“病毒携带者”;杨国辛、李邦耀以综合手段制作现代生活图象的集成式画面;夏俊娜对正在逝去的西方优雅生活气氛的精致渲染,杨帆描画艳丽的时尚少女……这些作品的题材和制作手法,构成21世纪中国绘画的一道新异景观。“激进写作”正在被“软性写作”所代替。

  画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兴趣日增,是近年中国油画的一大特点。与过去从某种政策或社会需要出发利用传统艺术资源不同,现在的画家是从个性化的艺术需求出发研究、吸收传统文化。朱乃正、袁运生、王怀庆、洪凌、祁海平、王玉平、顾黎明、曹吉冈等画家在这方面的探索引人注目,更多的画家不同程度地。

  研究具体的古老文化图象,是许多画家选择的路径。王怀庆从江南民居的抽象结构出发,专注于古代家具形式的再造。他在创作中深入品味明式家具的整体气概和部件的趣味,以平面化手法营造单纯而丰富的形式结构。

  洪凌是传统文化情境的追求者,他的最终目的不止于传统绘画韵味的再现,他还追求着传统艺术情境和传统精神家园,要从情境、心绪着手,使传统艺术资源成为个人创造之本。他称自己的风景画为“意象山水”,那是在他远离当代城市流行文化的喧闹,在山林间寻觅范宽、黄公望、黄宾虹等大师的艺术踪迹时,开始“意象山水”之旅的。这位出身于浓厚文化氛围家庭的画家“越来越远地离开了枫丹白露”,从北京走向黄山和新安江,把画室建在黄山脚下,朝夕与山林泉石晤对……这种情境,使我们想起五代两宋那些卜居终南太华山中的山水画大师。当然,不能忘记的一点是,洪凌是携带着西方艺术的装备走向黄山的。

  王玉平由八大山人的“鱼”,发展出他自己的“鱼”。他回答为什么画鱼的提问:“因为八大,也因为那条鱼的后面有着与我太相近的心理感应和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理想与超凡脱俗的的人生观……”。

  祁海平由书法切入中国传统文化境界,他将书法艺术蕴含的韵律,与西方抽象表现形式结合起来。顾黎明和曹吉冈是对传统绘画形式、语言的移植再造。顾黎明以民间木版年画为自己的创作资源,曹吉冈以“用笔”为创作的根本,将中国画对“笔意”地讲求贯彻到风景画创作的各个阶段,另一方面也是“以西画的材质与技法体现中国画的精神意趣”。作为油画这一外来艺术品种,在认真学习、研究西方绘画的同时,积极汲取传统艺术营养,发展新的民族绘画,已经成为中国油画在两个世纪交替之际最值得重视的发展。这一经验不仅为油画创作所证明,也为当代中国画创作所证明——当代中国画的成绩与借鉴外来艺术不可分。

  女性意识并不等同于女性主义,它是画家观察生活时凸显性别意识的角度。虽然有一些女画家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女性主义者”甚至对别人将她列入“女性画家”不以为然,而这种情绪恰是传统文化造成的性别歧视的折射。蔡锦、申玲、刘曼文和阎萍等人的作品,确实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女性视角,表现了女性的习惯和眼光作出的生活评价和艺术选择。她们的创作都与她们的个人心境、家庭生活有关。她们以表现性笔法,叙述现代女性“为人妻、为人母”感情境遇。由四位女画家组成的“塞壬”学社,是中国第一个明确标举女性主义观念的艺术社团。其成员作品多女性私人生活场面,她们将古代文化符号与现代女性生活细节拼接在一起,以艳俗的形式描绘青年女性生活,或尝试颠倒两性之间“看”与“被看”的关系。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在装置、雕塑等方面有引人注目的表现,油画创作上女性主义的影响也日趋明显。“艺术只讲好坏,不论男女”,“中国早已解决了男女不平等问题”这一类说法,只是无视现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陋见。女性主义、女性意识早已超越了争取合法化的阶段,不论人们对它的态度如何,它都存在并不断扩展着影响。

  艺术各门类手段的融合与界限的消失,是世界性的艺术发展趋向。在当代中国绘画创作中,传统中国画与现代油画在手段、趣味、形式方面的相互流通、相互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油画创作中,这一发展还表现在综合媒材的运用和绘画与装置的结合等方面。尚扬、徐虹、管策、许江、王怀庆、刘刚等人运用喷涂、粘接、裱贴多种手法,将颜料、塑胶、纸张、木材、石膏、金属以及现成品加入平面绘画作品。这些创作是对已经延续数十年的“国、油、版、连、年、宣……”分类体系的挑战。

  自从黑格尔提出“历史的终结”与“艺术的终结“以来。心忧天倾的学者一次再次地宣告过某种艺术或某种文化已经或者即将完蛋的预言。当然,在《时间简史》成为大众读物的今天,“哀吾生之须臾”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共识。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但在“我”所生存的历史时段中坐待某种文化的终结而无所作为,实际上是夸大了个体生命的时段比例。

  如何面对全球化和民族化的两难选择?在两者之间“一边倒”,将对民族生存带来严重后果。在“每一座山谷都渴望着独立”的时代,艺术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十分自然,但我们在文化上不可能回归到“严夷夏之大防”的时代。一百年前的中国文人拒绝向外来文化学习借鉴具有悲剧性,在今天重新举起同样的国粹主义旗帜,则具有喜剧性。

  但无论经济上的全球化,还是文化上的全球化,都是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的,是能够和应该加以塑造的。我们所理解的文化全球化,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全球化,是多民族共享多种文化成果的全球化。中国当代绘画不是西方绘画的一个分支,中国当代绘画也不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新版。全球范围中的多种文化应该像银河系中的群星,而不能变成绕着某一种艺术旋转的月亮。

何加林 画家何加林居然这么“潮”

博宝艺术网http://news.artxun.com 2011-02-22 09:09:43作者:歐英列

何加林 何加林 画家何加林居然这么“潮”

  

何加林 画家何加林居然这么“潮”

  采访画家何加林是一次严峻的考验——这个看上去浪漫不羁的“型男”,内心像极了一个令人永远新鲜的万花筒。在短短十分钟里,他从自己谱曲的小令《空石梁》,唱到京剧《空城计》,最后又惊艳地给记者亮了一段意大利语的《我的太阳》。但帅气、浪漫、深情、博学等等远远不是这个“亦古亦今”的“型男”的全部。他还是个段位极高的“购物狂”——好多买了来不及穿的衣服鞋子;连续换一个月不重样的蜜腊;戴不过来的时尚手表;甚至连手机,都是3款最新的轮着用……

  这算是缺点吗?“谁没一点自恋情结呢?”坦率透明的何加林,耍起可爱来,又是另外一道风景。

  藏家何加林 最近爱上了蜜腊

  拉开窗帘,是一览无余的西湖美景,楼下则集聚世界顶尖的奢侈品门店。何加林的住处就位于这样的绝版地段。买下这里,不仅是因为与他就职的中国美院很近,也因为他深爱这湖光山色的滋润。

  房间的装修很简约,但每一处都引人细细探究。最耀眼的,莫过于窗边摆放的民国时期的鸡翅木博古架,上头几十个小格子里,都是他从世界各地购得的古玩收藏。

  “我的收藏很杂,从瓷器、陶器、石刻造像……上世纪90年代末,我就去拍卖行买东西了。对我而言,古玩绝对不是玩玩那么简单。我更注重古玩的文化含量和情趣,而不是价格。”

  古玩是何加林的最大购物目标。“每次出行,我必去古玩街,一到目的地就开始打听,想尽办法抽时间去看,要是能大包小包地回来,就特满足。要是没有,那就失落极了。”

  博古架上随意挂着许多串色彩各异的蜜腊,再扫一眼房间——书桌上,柜子上,笔架上,到处都是蜜腊的身影——这就是何加林最近的心头好。两年来,经过四处搜罗,他已经不知不觉疯狂攒下了几十件。平日里,这就是绝佳的饰物,“亦古亦今,可以很现代,也可以很古典。”每天戴一件,连续换上一个月也可以不重样。

  采访当天,他手腕上就戴着一串硕大的黄色蜜腊,这一串是上个月去台湾时在台中的古玩市场买的。说话的时候,何加林时不时温柔抚摸着它,他说,蜜腊也是可以交流感情的。

  对一个“购物狂”而言,这只是他海量收藏里极小的一部分。“这座清代木雕佛像,是7年前在河坊街淘的,我很喜欢这流动的衣纹,当时的价格不过1.5万元。”还有价值不菲的古画、瓷器……近二十年来,几大箱子的藏品,一时半会还真理不完。

  

何加林 画家何加林居然这么“潮”

  Guy david手表

  “型男”何加林最不喜欢LV

  别因为喜欢玩古董,而以为何加林是传统保守的。聊起时尚,他就是个十足的“型男”。

  “以前我穿衣服比较老派,常穿灰绿色的西便装,远远一看就是个画画的。后来我觉得,画家也要追求时尚,所以开始尝试一些相对年轻的品牌。”

  现在,何加林每年出国都要去采购一批“型男”装备。PRADA、ARMANI、BOSS……众多时尚奢侈品牌,都在他的采购单之列。“我绝对不是品牌簇拥者,我更重视款式、质地、色泽,相对而言,这些品牌比较适合我,做工也比较考究。”几年的疯狂采购,让他已经十分到位地掌握了欧洲的流行趋势。

  对于服饰,比古董还疯狂——他在家里随便翻了一下,就是几件簇簇新的。

  “鞋子我喜欢有品质的,我曾在法国淘到过一双才200多人民币的皮鞋,真是很好。国内的,‘食草堂’这个手工牌子我也比较喜欢。”他翻出一双,全新的。又是新的,“哎,根本来不及穿。”

  他从储藏箱底部找出一个包,“去年在奥地利买的,我很喜欢这样有点原始的质感,是在一条品牌街上买的。买的时候店里每次只限5位顾客入内。”记者凑近一看,是顶尖的“DIESEL”。“我最不喜欢的包包是LV,LOGO太明显,我曾经买了一条皮带,但是两个月就变形了,后来就不用了。”

  “我最近手上戴的表,是去年出国时在首都国际机场买的,品牌倒是不太清楚”,记者研究了一下,是瑞士的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他又从柜子拿出几只手表,“这个只戴过几次,4年前在北京嘉德拍来的,是法国梵克雅宝的古董金表。”“还有这个,Guy david,是荷兰一家钻石加工厂出的手表,我很喜欢,就买了两块。”

  而他的手机装备,可以令众多时尚达人艳羡。16G的纯白珍藏版IPHONE,诺基亚N95,还有最新款的黑莓。三个手机都很喜欢,怎么办?“全部输上号码,都带在身上,一个没电了,就换另外一个。”别人换电池,“型男”换手机。

  “你真的是个购物狂啊!”已经七晕八素的记者忍不住开口。

  “我这个人,还真有购物癖。每次去外地,无论远近,我都带着好大一个皮箱。朋友们一开始还笑我,回来的时候呢,就觉得我好明智,有远见,因为东西总是塞不下。”

  

何加林 画家何加林居然这么“潮”

  一堆喜欢的包包

  音乐家何加林 开口就是京剧《空城计》

  闲时的何加林,还喜欢和朋友们去斯诺克俱乐部打打球;他还迷恋摄影,其段位在圈内广受好评。不过,他最大的爱好,还属音乐。“我是真有音乐天赋的,要是从小就练童子功,估计就是个音乐家了。”

  现在国画圈流行学古琴,而何加林早在1988年就学会了。“但是有一次,我去扬州买琴,琴家叮嘱我,画画的人不能弹太多古琴,因为这个学问很深,需要每天练。假如太投入,就会玩物丧志,所以我就不敢深入了。”

  他还喜欢唱京剧,甚至会自己谱曲。一次,何加林和北京画家陈平一起去天台山赏梅,当时刚开春,天还很冷,他们与寺庙里的月真法师一起去采五瓣野梅。月真法师泡完茶,弹起古琴。“我顺手摘了一朵,放进茶盏,当时,大家都觉得很美。陈平兴致一来,就做了一个小令《空石梁》,说‘加林,你会唱京剧,你按着京剧的调子谱个曲。’我也趁兴谱了。”说罢,何加林便悠悠地唱起来,听起来,介于京昆之间,极有古意。

  一曲唱罢,他又来了一段正宗的京剧《空城计》。没想到,紧接着京剧的,居然是用意大利语演唱的一段帕瓦罗蒂的《我的太阳》。

  华丽的外表,掩盖了我的智慧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里中青年国画家的代表之一,48岁的何加林总是很受人关注。他是那种在人群里,一下就能被注意到的人——不仅才气漫溢,而且帅气逼人。

  出生在白羊座和金牛座交接日的他,看起来张扬且固执,但认真交往,你能发现他内心暗藏的温柔和善良。有时候,他还有点侠义心肠,“朋友有需要,绝不计任何代价。”

  那么多好的坏的评论,何加林总不以为然,他说,“我了解自己,其实,我只是一个透明的人。是过于华丽的外表,掩盖了我内心智慧的精彩。”

共42条记录  每页6条  共7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中国美术家交流网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制作维护 您是第 2712854 访客  浙ICP备12023318号-1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德胜路久盛巷5号  电话:15925632670  传真:86+571+87028183  www.zgmsj.cn